抗战之血色残阳

来源:追书云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散心靓意

主角:王明宇,聂思思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1943年秋天起,针对德国已经出现豹式和虎式坦克,T-34安装85毫米炮,加强了装甲,定名T-34/85型坦克。无线电通讯设备成为标配,增加了一名装填手。12月15日,T-34/85被批准投入大量生产,取代T-34/76成为战争后期苏军机械化部队主力装备。

T-34坦克无论在装甲、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。车身装甲厚度都是45毫米,和德国的3、4型坦克相当,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,侧面也有49度。

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,正面装甲厚度60毫米,侧面也是45毫米,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,因此T-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。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,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(即"跳弹"),威力大减;其次根据三角原理,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,击中斜面装甲以后,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,因此T-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,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,而49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54毫米。这样的正面装甲,直接导致1941年德国坦克装备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穿透。

当欧洲各国的坦克炮还停留在40-50毫米口径的水平时,T-34从一开始就装备了一门76毫米L/30.5加农炮L-11,到1941年又换装了76毫米F-34型L/42加农炮。F-34型加农炮使用普通穿甲弹时,500米距离上可穿透69毫米均质钢板,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1毫米钢板,当时的德国坦克没有一样能够抵挡这样猛烈的火力。

F-34加农炮还可发射高爆和破片弹攻击软目标,因此具备支援步兵进攻的能力。一辆T-34坦克通常备弹77发,包括19发穿甲弹,53发高爆弹,和5发破甲弹。1943年改进型T-34的容弹量增至108发。

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-34研制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,功率500马力,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55公里。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,T-34坦克油箱容量60升,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39升的后备油箱,行程可达540公里。相比之下,德国4型坦克才160公里,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。

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废气排放浓烟滚滚,坦克无法隐蔽。而且T-34另外一方面润滑油备量是145公里而且也要受抛锚率的折磨,因此仍然不可能一次开行数百公里。和先前的BT-7一样,T-34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底盘,这种底盘的负重轮轴上面装有巨型减震弹簧,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抗战之血色残阳
返回顶部